前段时间,因为马爸爸的“996福报”论,导致“996”又一次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这次的火爆程度瞬间超越了16年那次的“小波澜”。这把火不仅烧遍全国职场,甚至因为github上的996.icu的火爆,而烧遍全世界。对于这个话题,我没有感觉到过于惊讶,所以就一直没有深入的思考。直到最近,偶然间阅读了一篇金融界采访冯仑先生的文章,阅后感触良多,故以此分享。
以下节选采访中冯仑对于此事的看法:
“我觉得,这其实是关于人生的不同选择。我一直讲,人生有两种,一种是 95% 的人所拥有的人生,一种是 5% 的人拥有的人生。
基本上,95% 的人都是在维持社会的延续、发展,他们会恪守传统的价值观、道德以及生活方式。这样的人生,也可以叫做过日子。比如说 20 多岁要相亲,30 岁要生孩子,然后多少岁要买房子,这些都有一个非常规范的套路。
按这种方式生活的人,大体上对「996」应该是有些不满,他们至少会觉得有负担,因为「996」会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
还有一种人是 5% 的人。我觉得这 5% 的人从来都是挑战命运,创造自己的未来,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这些人的状态可能比「996」还要辛苦。比如说王石花很多时间去登山,你说他累不累?要按常人的角度看,肯定累嘛。他现在快 70 了,但还在折腾。所以,对于奋斗者来说,对于创业者来说,我觉得「996」就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不同的视角与不同的境遇,对「996」的感受也不一样。我年轻的时候曾碰到过一个老先生。当时也有人说累,那个老先生就很严肃地跟我们说,「告诉你,年轻人,年轻的时候累是福气。累,说明有人给你机会、让你尝试、让你锻炼长本事。年轻的时候不累,到老的时候累那叫可怜。」
我一直记着老先生的话。确实,如果年轻的时候你对自己有要求、有期待,甚至说你想创业,想奋斗。那么「996」就是一个基本的状态,而不应该有抱怨。但是,如果你就是想过日子、讨生活,那么当然是越舒服越好,朝九晚五,早点回家,做做饭、逛逛街,也不错。
所以,我觉得这个讨论不能够作为一个普遍的话题来讨论。针对不同的生活状态以及年轻人对自己的不同期待,关于这个话题的结论应该有所不同。就像运动员,你只是「重在参与」,那怎么样都行,但如果你想当冠军,可不是每天都得累嘛。
对于以上观点,虽有点有失偏颇,但也能部分反映我的观点,那就是人的选择——“为了什么而996”。我认为人总在兴趣之外计较得失,因兴趣所致而不计得失。而坚持梦想还是遵从于生活就是在一次次选择中由模糊逐渐走向清晰。为了梦想和兴趣而坚持,哪怕一次次失败跌倒,也会重新站起继续前行,向着心中的目标不断翻越现实的阻碍。就算最终梦想没有实现,也不会因为没有选择努力而后悔。
安于现状是最容易选择的答案,而走出生活的舒适区,面对更加艰难的挑战则需要巨大的勇气。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改变已经成为我们面前最大的难题,但生活中的不如意也越来越咄咄逼人。“低下你骄傲的头颅吧!”生活向你喊道。何以勇敢,不仅是承担家庭的重担,更是勇于向生活刺出改变的利剑。
愿每一个人都可以一生为了梦想而努力,仗剑天涯,不负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