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贾龙广
采访|马鹤祯 何欣 摄影|马鹤祯
---人物简介---
杭州项目部贾龙广
 
---区域推荐理由---
立足本职,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断进取,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十年如一日,通过不定期培训及实时传帮带,提升员工的技术能力及工作质量,为杭州项目部培养了大批量技术人员。
杭州5G项目中,制定勘察、设计原则及5G工作指导手册,为5G勘察设计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同时,带领数据支撑组完成工程管理平台、物料申请等工作,为物资领用及工程施工提供了有力支撑。



Q: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的工作经历
A:我是2006年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爱立信基站督导,也正是这份工作把我带进了通信行业;第二份工作是爱立信设备的无线调测。由于个人原因,我08年从北方来到了杭州,加入了友华,一直工作到现在。
 
Q:您都参与了哪些重大项目,有什么经验心得可以分享给大家
A:08年是3G的元年,而今年是5G的元年,除09年在绍兴项目部外,其他时间我都是在杭州项目部度过的,因此杭州移动的3G、4G包括现在正在进行的5G建设,我都有参与。
通信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行业,所以无论参与过多少项目的建设,也不能只因为自己经验丰富便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的获取新的知识,才能在新的项目中有所成就。
 
Q:多年来您为项目部培训了大量新人,能否分享一下经验
A:新人的培养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① 首先是基础培训,比如勘察、出图、软件使用等等,这一步可以让新人具有初步完成工作的能力;
② 第二阶段是整体地、系统地培养,如果说第一步是需要别人告诉他做什么才会去做,那么这一步就是让新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什么、怎么做;
③ 第三步可以在工作安排、沟通协调等方面进行重点培养,可以让员工学会沟通的技巧,学会安排自己的工作、甚至安排其他人的工作。
我个人觉得通信行业从来不是一个“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行业,我们的员工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更快地参与到项目生产中,才能更好地完成项目工作,得到客户的认可。
 
Q:您家住在瓶窑,上下班单程将近40公里,但您还是严格遵守考勤制度,您是如何做到的?是什么给您克服困难的力量
A:这个也是慢慢适应过来的,从最开始租房子需要1个小时、一个半小时,到后来搬到瓶窑,而项目部搬到望江,需要2个小时,适应了,就觉得没什么了,毕竟上下班路上也是可以休息的。我觉得考勤制度是每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守的,我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困难,作为老员工,也应该以身作则,只有我们老员工都按规矩来,新员工才会效仿,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Q:能否分享一下您平时是怎样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
A:工作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欠缺,只有去学习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比如我现在有很多表格处理这方面的工作,在做的过程中时不时会遇到困难,这时候我就会通过问其他人或者百度来解决,多学习一些公式、宏、操作技巧,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在新的项目到来之前,还要学习新项目的设备类型、参数、订货情况、预算情况等等,整理好项目的设计指导原则,把自己理解的东西以比较直观的方式来呈现,好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只有自己先学会,才能在项目过程中去指导其他同事。其他同事了解到、自己却不知道的情况,也要特别注意;对其他同事的问题无法解答的,也要从各方面去了解获取。
 
Q:在日常工作中是否遇到过困难,您一般通过什么方式解决
A:由于5G是个全新的项目,很多设备、原则的变化非常频繁,因此一旦遇到问题还是要先通过沟通协调来解决。比如华为基带板型号变更,通过和移动公司进行沟通后,可以采用图纸不变更、只变更单项平台(甚至只变更物料映射,平台都不需要变更)等方式来解决,尽量减少我们设计人员的非必要工作量,这样对项目进度甚至员工情绪方面都会有好处。
Q:您认为,身为老员工,应该如何与企业共同进步
A:我觉得老员工与企业应该是互相成就,通过我们这样的普通员工的努力工作,让公司得到更好地发展;公司发展了,才能给我们员工更好的平台。


 

0
分享到:
CopyRight&2009 杭州友华通信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