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越难
文|浙江总体组支撑 历秋爽
今年发生了很多大事。美股四次熔断,诸多名人去世,生物学再次斩获小学生大奖,洪世贤和品如离婚十周年,等等。

最后一件事有趣在,最开始我们是因为玩梗才认识到这一部婆媳剧的,但后来我们被洪世贤渣的坦坦荡荡所震惊,现在我们看到这部剧时,开始多了一层思考。据悉,该剧当初上映时打破了大长今的收视纪录,无数观众想要学习一下怎样解决婚姻问题,结果发现长成秋瓷炫那样,抢救了五十多集,最后渣男还是和小三跳了海。这个剧也太真实了。就这样,催婚永远是适龄青年无法逃过的话题。但显然,效果不太好。民政部18年数据显示,中国单身人口已达到2.2亿,结婚率却一路走低,达到了6.6%,离婚率则再创新高,达到了3.4%。

先说结婚,年轻人为啥不爱结婚?是因为不需要另一半吗?不,大部分人还是需要亲密关系的。现在的年轻人,打开电影电视剧时看到的男性女性,再看看朋友圈的同龄人,最后对比下实际情况,说真的,会有落差的。恋爱到结婚是漫长的道路,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更使两个家庭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很多情侣感情没有问题,但被彩礼、嫁妆、婚房等物质要求拦住了脚,你不能怪这些需求本身,因为他们一开始就不是为了牟利而诞生的,只是背后无数个家庭的博弈,让门槛到了这一步。在现在这个现实的环境中,我可以不在婚姻中获得利益,但不能在婚姻中受损。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说完结婚,再说离婚。离婚率上升,是对现代人婚姻状态的直观反映。婚姻过程中,是两方在不断经受着考验,考验着两个人能否协商一致,做出对婚姻稳定有利的选择。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开放,必然会带有利己。我不爽了我就要离婚,耶稣来了都不好使。另外说真的,我们绝大多数人也没真正知道该怎么爱别人。两个人也没有没有经历过繁琐的生活细节考验,在结婚之后朝夕相处,露出真实面目,才发现另一半不是恋爱中的那个人。恋爱是享受生活,婚姻是鸡零狗碎的折磨。这时候不离婚,注定要委屈自己。

这就要问,为什么父母辈要催,社会压力为什么要让年轻伴侣跑起来?双方家长或许会知道子女的恋爱状况,但不会也不可能深入实地的了解两方的具体情况,就一定存在信息差,得到的消息,也一定是滞后的。同时,现在社会压力跟彼时完全不同,过去通用的答案,现在不通用了。各方都不想要失去筹码,甚至明明看到了败相,也要让赌局继续下去。而到了年轻人这里。我自己还是个宝宝,你还想让我生宝宝?没门。



这两天关于离婚冷静期的事情吵得沸沸扬扬,给离婚设置障碍就能防止离婚么?其实未必,当前的离婚方案已经是完美的了。或许有一时冲动选择离婚的,但这毕竟是少数,这样的夫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离后,选择了复婚,那么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的冷静期。但不是离婚冷静期,而是结婚冷静期。当双方选择离婚这一条路时,已经是经过仔细考虑,双方矛盾难以再调节了,再做最后的挽留,意义注定不会太大。离婚冷静期或许会起到相反的结果,搞得大家都不敢结婚了。假如婚姻是一个生意,那给离婚设置难度就等于不给售后。退货都不好退货,你还能指望我买货吗?



双方选择离婚,虽然有的是和平分手,但是也存在一些急需靠离婚来解决问题的情况。我们以上所有的假设,都是理性人的假设,但万一一段感情中一开始就存在着欺骗、不坦诚,再演变至后期的暴力呢?这个时候的离婚,就不仅仅是终结一段感情,而是脱离苦海。另外说到孩子问题,事实上只要夫妻之间出问题,离不离婚孩子都好不了。问题不是出在离婚,而是出在夫妻两个人。不离婚,孩子天天看家里爸妈吵架打架,时间长了孩子也烦。孩子的问题根本不是离婚不离婚的问题,而是要孩子这件事本身就得谨慎,你生下来又不能塞回去。

真正该做的不是增加双方离婚的成本,而是增加婚前的冷静。小年轻就为了自己刺激,最后奉子成婚,这婚结了能不离吗?要拦截,就该在事前做拦截,大家都想清楚再做事。不要把分手能解决的事情搞到离婚。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0
分享到:
CopyRight&2009 杭州友华通信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