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手机铺天盖地的推送着关于华为的报道,面对美国接连不断的寻衅滋事,华为何去何从成为了许多国人重点关注的事。
5月15日,就在华为遭遇禁令一周年之际,“懂王”在大洋彼岸再次作妖:更改了出口规则,要求只要采用美国技术、设备的公司,要想和华为做生意都要向美国申请。长臂管辖之广,华为人只能表示,英雄自古多磨难,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华为对于我国的重要性已经由对手的“怒不可遏”所反映。显然,华为要面临的困难、挑战也是非常巨大的。比如在手机最核心的芯片领域,有两大风险压顶:1.外购芯片被断供:华为有大量芯片仍然需要外部采购,比如美国三大的射频芯片、TI的电源管理芯片、索尼的摄像头芯片、以及韩国的存储芯片。这些外部采购的芯片时刻会面临着被断供的压力。2.自研芯片造不出:华为自研芯片以海思为主,但海思只是一家设计公司。而要把芯片造出来且发挥出极强的性能,依然要靠台积电的代工。而如果台积电扛不住美国的压力,也断供华为,那么海思可能就会变成图纸公司。当然,这其实并不是华为一家公司的压力,而是长期以来中国公司面临的共同压力。在过去的所谓电子产业黄金十年中,被忽略但又值得警惕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的电子产业规模越做越大,但利润却越做越薄。
2014年起,苹果遭遇创新瓶颈,而为了满足美国投资人对利润的期待,大陆产业链上的公司都成为了它“成本控制”的牺牲品:净利润率都快速腰斩逼近个位数。大批代工厂都陷入了原地打转的陷阱。但就在大陆组装和零部件厂商受伤的同时,苹果的芯片供应商却仍在攫取着高额利润。比如三星的dram芯片,自2016年6月起,一年半左右时间价格就上涨了130%,帮助三星在2018年营收超过英特尔。而芯片代工的台积电,净利润也稳定在35%以上毫不动摇。一个利润陷阱、一个利润稳定,差距显而易见。而如果中国电子产业不迈出富士康,即使美国解除了对华为的封锁,那我们也谈不上胜利,得到的所谓和平,也不过是短暂的停战协定而已。
由于台积电工艺制程领先,而且配合华为主动扩产,因此,华为海思芯片长期都是由台积电代工,订单金额占到台积电收入的14%,仅次于苹果的23%。华为、台积电双方互相依赖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尽管台积电一直标榜的经营理念是中立客观,对所有客户一视同仁,但台积电在美国建设最新生产线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而是否断供华为,也从不会考虑,变得模棱两可、传闻不断。因此,作为应对,华为已经有部分订单向中芯国际转移。技术瓶颈、经营困境可见一斑,以至于台积电并不把中芯国际当做竞争对手。为破解局势也只能在制造上中芯+长电组合,当好台积电的替身;设计上通过海思和它背后的狼群战术精化芯片设计;存储上在工艺设计、流程优化,从而带来成本优势。
华为的困境需要更多中国志士和企业的支持,希望华为可以尽早度过难关,只有每个中国人的奋斗汇流起来,才是真正的国运。